初來到『磨菇』的不耐,在一張張『正式』開拍的數位相機中,
隨著喀嚓喀嚓的聲響,變得通體舒暢。
大口大口吃著抹茶戚風蛋糕,綿密的茶香口味,
細緻的提醒我,要溫柔地等候
約莫20分鐘後,
初來到『磨菇』的不耐,在一張張『正式』開拍的數位相機中,
隨著喀嚓喀嚓的聲響,變得通體舒暢。
大口大口吃著抹茶戚風蛋糕,綿密的茶香口味,
細緻的提醒我,要溫柔地等候
約莫20分鐘後,
最近毒奶事件又爆發,基金會照慣例的也接獲不少民眾的謾
【照片轉載自中央通訊社】
下午守著電視 看著兄弟在09年下半季封王的消息
腦海裡想到是某年的總冠軍戰兄弟的日籍投手養父鐵一夫當關的英姿
當時 我也是守在家中的電視機旁 身穿黃衣 手拿黃色加油棒
狂吼著
養父鐵在拿下下一個出局數後
泰崗部落古名本尼炎瓦抑
意為 日光最充足的地方……
正因上帝賜予我們的
飽滿日光以及適合栽種水蜜桃的高冷氣候
再加上 一群 對土地懷抱著熱情的部落農民
我們擁有產出 「完美水蜜桃」先的所有條件
2009/06/07 04:09
活動說明:
為協助部落青年農作物推廣,至善與原夢青年單親媽媽阿薊ㄧ同舉辦「支持原夢青年,送您單親媽水蜜桃」活動,無論至善的新舊朋友都能參與,敬邀協助轉載,讓原鄉青年站起來。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7月10日止,限前100名,限量是殘酷的,請踴躍支持。
1、凡捐助原夢青年計畫一年以上,即贈送阿薊家水蜜桃一盒
2、為回饋本會長期捐款者,凡於活動時間內,推薦3名朋友,加入至善長期捐款行列,及贈您阿薊家水蜜桃一盒。新朋友如捐助原夢青年計畫一年以上,依活動辦法1辦理。詳洽:(02)2356-0118 周坤達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新竹縣尖石鄉後山石磊部落長大的泰雅族青年瓦旦,國中最後一名畢業,就因不願和爸爸一樣在山上當農夫,發憤讀書,成為尖石第二個博士生,但為了洗刷「原住民破壞山林」的污名,他返回部落拿起鋤頭,和爸爸努力推廣無毒農業。 至善基金會三年前推出「原夢青年計畫」,培養在地人發揮所長,彌補原鄉人才斷層危機。已培養八位原住民投入口述歷史、部落地圖繪製、電腦教學、課業輔導、風味餐研發、自然農法等工作。 新光部落美食達人阿薊就在至善補助下走出十二年前喪夫之痛,成立馬告產業小組,把喝酒、唱卡拉OK的婦女都找來研究桃花餐、南瓜餐、小米料理,也學會在電腦前敲敲打打,行銷農特產。阿薊得意地表示,已有三十人考上中餐丙級證照。 國小畢業就得到外地求學的瓦旦說,高中時返鄉為孩子課輔,才開始認識泰雅族文化之美。明新科技大學機械系畢業後,因受不了每次風災,外界都將山河受傷歸咎於原住民種植高冷蔬菜,卻不了解九成五原因源自自然災害,他立志幫原住民雪恥,一舉考上政大民族所博士班。 三十歲的瓦旦已是三個孩子的爸,他說,在部落工作沒有薪水,最感謝妻子李伊萍,「是她養我和養孩子」,瓦旦義務幫族人撰寫企劃書、傳授自然農法、為孩子輔導課業。 至善呼籲每月捐款六百元支持「原夢青年計畫」,捐款專線(○二)二三五六○一一八;網址:www.friendshipcit.org。
偏遠地區原民孩童聖誕夜難溫馨 至善基金會尋找300愛心認養人 【台北訊】不景氣,再加上寒流來襲,愛心也隨氣溫驟降,捐款流失率呈倍數激增。至善所扶助的偏遠地區原住民孩童,耶誕夜溫馨難。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指出,經濟衰退造成許多人失業、減薪,收入大減,許多長期支持至善的認養人,一一打電話來,尷尬的說明因經濟情況,必須終止捐款的動作,近三個月來已減少了超過百位捐款者,許多社工員為此擔心不已。 不過洪智杰強調,仍有認養人,在寒冬中送暖,在放無薪假時特地前來基金會的辦公室,捐助這個月份的認養費。洪智杰說,很多認養人因認養貧童多年,接獲不少孩童書信,已有深厚情感,在終止後相當不捨。「相信會有另外一位捐款者,延續您對孩子的愛。」 在這波不景氣當中,至善基金會近三個月已有超過百位認養人提出終止捐款的要求,其中原住民服務「陪你長大計畫」捐款流失情形亦居高不下。因此,需要300位愛心認養人的加入,以每個月600元方式定期定額捐款,穩定服務陪你長大服務計劃運作。 「在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的孩童,因家裡與學校距離過遠,家長無法負擔每天要花近4小時接送孩子上下學,只好讓孩子國小一年級就住校。」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指出,當我們小一還在家長溫暖的雙手,接送上下學時,當地的孩童就得學會自立。 至善基金會社工員楊曜誦表示,新竹尖石後山部落距離最近的幼稚園及國小需車程一小時,使得部落的父母們無力每日接送;又苦於幼兒無人照顧,或是父母親不識字也無力教導,在關鍵的學習階段欠缺培育,導致小孩上了國小卻成為別的部落學童取笑的對象,缺乏自信,因此至善在養老及泰崗部落分別興建幼兒照顧中心。 「幼兒照顧中心成立之後,孩子走路不到10分鐘就可以上學了。」目前兩所幼兒照顧中心共有30多位孩童,楊曜誦說,每個月600元的定期定額捐款,照顧中心投注在每位孩童身上,包含教育、教材、營養早午餐以及提供生活用品、與師資陪訓練等費用上。 洪智杰呼籲,面對不景氣,給孩子的愛心不能少,溫暖更要加倍,至善基金會將會繼續努力,期待經濟許可的愛心民眾站出來,和孩子攜手渡過這波全球經濟寒冬,讓部落孩童也能有一份完整的學齡前教育,得到充分的啟發。捐款專線:(02)2356-0118網址:www.friendshipcit.org
〔記者王錦義/竹東報導〕原住民教育問題一直是各慈善機構關心的議題,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與開拓基金會昨天在竹東鎮舉行「共創原住民學童優良學習環境座談會」,邀集原鄉地區學校、家長、NPO團體及學生本身,針對原住民教育問題作討論。與會的高中生小蕙(化名)說,希望父母傾聽孩子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講道理。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說,原鄉地區的教育問題在於父母長期失去教育與經濟自主權,導致家庭教育功能失衡。「父母在不知道如何當父母的時候就當父母了」,有些家長是在遭父母責罵或毆打中成長,現在他們開始為人父母時,卻也是用相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小蕙:聽我說說心事 這次座談會很重要的是請學生、部落青年參加,用他們自己的觀點看教育問題。高中生小蕙(化名)說,當他們有心事或問題時,他們希望父母傾聽孩子想法,並提供正面且積極的建言,而不是一味地講道理。 阿寧:給我關心擁抱 另一名高中生阿寧(化名)則說,「孩童需要的是家人的關心與擁抱」,健全的家庭會帶給他們無比的安全感,在成長的過程能更顯自信。社工員楊曜頌說,原鄉孩童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家長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導致孩子更為迷失。
2008-10-08 中國時報 【陳世宗/中縣報導】「我們將近一個月沒水可喝,災情比七二水災還嚴重!」 辛樂克、薔蜜颱風重創和平鄉大安溪畔達觀部落,自來水管全部破裂,居民全靠買礦泉水過活;為爭取上 千人喝水權益,部落發揮泰雅族傳統共同照顧精神,決定賣甜柿救部落,自力救濟設置簡易自來水設施。 台中縣和平鄉為台灣偏遠鄉鎮之一,山區道路陡峭,每次颱風過境都重創大安溪畔達觀部落,聯外產業道 路嚴重坍塌;目前進入甜柿盛產期,部落居民必須自己用挑的將柿子運送到近卅分鐘路程的山下。 七旬阿嬤挑下山 每天兩趟累壞 七十歲的泰雅族阿嬤「瑪美」,還沒見過像辛樂克颱風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她挑的簍子裝不到百粒甜柿, 每天來回走兩趟就讓她喘噓噓!挑的速度根本趕不上甜柿成熟速度,讓她心急如焚。 辛樂克、薔蜜颱風造成坍方,部落水管全破裂,居民無水可喝,只能買礦泉水喝,連洗澡都必須接山溝的 溪水。原住民德瑪汶深耕協會服務的大安溪部落廚房,為回饋部落,將部分甜柿盈餘協助搶修水管,但推 出預購一周來,卻乏人問津。 籌錢修自來水設施 盼踴躍認購 部落廚房希望善心民眾伸出援手。訂購專線:(04)25911550;(04)25911056。 網址http://www.daanriver.org.tw/,預購贈送手工編織手環。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七日電)台中縣和平鄉大安溪畔泰雅達觀部落受到辛樂克、薔蜜颱風接連重創,水管全部破裂,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服務的大安溪部落廚房決定提供販售的大安溪沿線甜柿部分盈餘協助搶修水管,使部落有臨時飲用水,但預購一週以來乏人問津,今天呼籲善心民眾伸出援手訂購甜柿。 台中縣大安溪沿線甜柿已經進入採收期,但接連的颱風夾帶豪雨造成部分地段坍方,部落的水管全部破裂,居民只能以購買礦泉水方式來飲水,甚至連洗澡都必須要接上山溝的水。 在部落土生土長的七十歲泰雅族婦人momuy(羅馬拼音)說,沒見過像這次風災造成的大傷害,族人已經近一個月沒水喝,和平鄉地處偏遠,山區道路陡峭,颱風過後產業道路倒塌,她得自己挑擔把柿子運送到近半小時路程的山下,一個擔子裝不到百粒,一天來回兩趟就讓她氣喘不已。 深耕協會社工督導林建治指出,一年一度的甜柿季是大安溪沿線農民生活的命脈,部落廚房賣出的甜柿都跟部落農民採購,並與大安溪沿線二十五戶農民合作行銷甜柿,協會因此決定發揮泰雅傳統共同照顧的精神,將甜柿部分盈餘拿來協助部落居民一同整修自來水設施。 林建治說,甜柿預計要賣出一萬盒,才能改善大安溪沿線部落人民的生活,但甜柿預購開跑一週,詢問度低,大家一籌莫展,期盼善心民眾伸出援手,訂購結實飽滿的大安溪沿線甜柿,訂購專線(0四)二五九一一五五0或二五九一一0五六,預購期間贈送手工編織手環一條,網址http://www.daanriver.org.tw/。971007
這次有幸跟至善基金會一同前往雲南訪視貧童。出發前,一直很興奮,很期待著。「我可以跟我認養妹妹相遇了。」 她和我都是雙子座O型,五月底她生日的時候,我寫了一張卡片給她, Dear 小幸 你好,我是你的認養哥哥,我叫達倫光。首先要先跟你說聲生日快樂。 我知道你是5月25日生日哩,跟你說,我也是雙子座的喔。 相當的活潑開朗。 我也很喜歡看書喔! 總是喜歡在充滿陽光的午後,在書桌旁拿著一本小書閱讀,感覺很幸福。 能夠成為你的認養哥哥,我很開心。 我到處跟我的朋友說我多了一位妹妹哩。 不知道你在學業上有無遇到任何困難呢? 不管如何,都要繼續加油唷! 你的認養哥哥 達倫光上 05.30.08 這次來到雲南,路途特別的艱辛,除了要轉三次飛機之外,到達我認養妹妹的學校還要搭近5個小時的客運。 她們所身處的環境,真的是四面環山,一片貧瘠且窮困。在重男輕女的情況下,女孩們可以上學的機會真是少之又少,聽至善的工作人員說,往往她們寫給認養人的信,一定有一大段是謝謝台灣的愛心資助人給她們上學的機會。「看著她們心懷感恩,我就覺得我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和我認養妹妹的相遇,只能說我們倆真是心有靈犀。除了同為雙子座外,在交唱跳舞時,她也特別的舉手說要跟我一起跳,而這時候她根本就不知道我是她的認養哥哥。 我送她一個星星的髮夾當作生日禮物,結果她當天也帶了一個星星的髮圈,當她知道我是她認養哥哥的時候,還略顯害羞,因為旁邊有很多她的同學在看,聽她說,她有很多同學很羨募她有一位這樣的哥哥呢。
親愛的認養哥哥您好 我是您的認養妹妹小幸,真的很感謝你,你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哥哥,你一定會有福報的,我一定會好好的讀書。 我現在唸初二,這是初中最關鍵的一年,但是跟同學們的相處也更為熟悉,都充滿歡笑,我能這樣開心的唸書,都要感謝你。 哥哥,如果沒有你的資助,我可能也會失學,我們家庭困苦,我還有一個妹妹也在上學。 哥哥,你們家的小貓還好嗎?我會繼續努力唸書,你也會一直支持我吧。 你遠方的妹妹 小幸 看到我妹妹寫給我的卡片,眼淚不自覺的奪框而出。 親愛的妹妹你放心,我一定會資助你到大學畢業,希望能夠因此讓你在學業的道路上更加安穩。 在雲南還有300位像我的認養妹妹一樣需要被資助的孩童,她們就像在海中載浮載沉,等待一雙手來拉拔她們。只要每個月600元,就能讓她們的人生充滿光明,我想我會再多資助一位大山女孩。至善基金會的認養專線:(02)2356-0118網址:www.friendshipcit.org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報導】 「雲南麗江地區有許多女童因家貧、父母重男輕女等因素被迫中斷學業。」補教界英文老師胡乃馨日前前往當地,看到部分女童甚至需花上一天才能走到學校,堅強的求學意志令她感動,決定每天捐20元,幫助一名孩子上學。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麗江市四面環山,海拔高達2200公尺,且還有納西族、摩梭、普米、苗族等少數民族。雲南寧蒗縣屬於大陸國家級貧困縣,每人每日平均收入不到台幣70元。「有的孩子因為一天只能吃兩個饅頭而昏倒,還有人每星期得背一袋馬鈴薯當住校糧食。」 洪智杰指出,雲南寧蒗縣的紅旗中學學生有619人,其中貧困學生就多達四百人。至善基金會2006年開始資助雲南女童上學,當地居民多務農為生,父母外出工作及隔代教養情形嚴重。「現在仍有300位女童等待援助。」 至善基金會徵文比賽得主胡乃馨與簡瑞儀本月17日至21日到雲南麗江市的紅旗中學與民族中學發放助學金。簡瑞儀表示,當地交通不便,有些學童需先走四小時的路,再搭四小時公車才能到校,還有學童為了不造成家中負擔,利用暑假幫人洗碗、洗衣,打工賺取學費。「學習的企圖心令人印象深刻。」 「我家到學校的路程需走上一天,但我想要繼續學習。」寧蒗縣紅旗中學學生小美(化名)今年15歲,她說,雖然家中經濟負擔沈重,可是她會努力念書,長大後繼續幫助別人。 至善基金會長期資助雲南寧蒗縣與玉龍縣共三百名女童,基金會呼籲,每月600元,就能幫助一名雲南女童繼續求學,盼民眾伸出援手。專線02-23560118。
看完電影一個多星期後,才能將觀後的心思沉澱,寫下這些...... 從電影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純真,懷抱著無比的單純,似懂非懂的去追尋異次元世界。 「只要蒐集十台電風散扇,我們就可以到異次元。」 「只要滑一百次,我們就可以到異次元。」 「到了異次元,我們就可以騎著大象,不用寫功課。」 我想到至善基金會在偏遠山區服務的原民孩童,他們紅透臉上掛著洋溢的純真,在教室中 奔跑,課桌椅上跳來跳去,講話如此的直接,卻能看出他們善良的心地。 他們討厭讀書的程度,不雅於片中的一號和二號,於是我們利用陪讀的方式,建立起他們 對於讀書的興趣,以及自信。我們設立了街舞的課程,找回那些遠離學校的孩子。 像一號和二號在學校調皮搗蛋的孩子,在山區學校還有很多很多,但我們總看見他們搗蛋 一面,而沒發現他們源源不絕的創意。 暑假,我們帶這群孩子去體驗職涯的生活,當他們看到自己編織的小手飾被日本遊客買走 時,內心雀躍的,而這無不是對他們莫大的肯定。 在學校,在他們的交友環境,他們就像是爹不愛娘不疼般,讓大家頭疼。在家裡,因家庭 失能下,更是缺乏一份完整的家庭教育。 有天,一位孩子跑來跟我說,我以後想念社工系,想當社工員,謝謝你們對我的照顧,我 長大以後要去幫助更多的人。我答,只要你背完了這份英文單字本,離你的夢想就近了。 他們就像片中的一號和二號一樣,還有更多更多未知的夢想要去探尋。陸續舉辦從國中到 幼兒園的畢業典禮,看到孩童們面對未來不知所錯的模樣,甚至幼兒園的小小孩在畢典結 束後,跑來抱著我的腳不放,我想,無形中我們給他們巨大的安全感。「長大,不等於說 再見。」孩子們,不論你們身處何地,願你們一切都好。
【台灣時報 記者/廖珪如 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日前於新竹縣尖石鄉養老、泰崗部落所成立的幼兒照顧中心 舉辦畢業典禮,畢業生的家長紛紛到現場,許多家庭功能不彰,將孩童託付基金會照顧的 家長都噙著眼淚觀禮。 養老幼兒照顧中心第二屆畢業典禮,雖僅有有兩名畢業生,但典禮中別出心裁,以四個闖 關遊戲來考驗畢業生,畢業生必須完成講出自己家長的姓名、數字連連看、認識ㄅㄆㄇ以 及挑綠豆等遊戲來才能領到畢業證書。 園長何淑雲表示,透過這些小小的考驗,加強孩子們的表達與認知能力,甚至藉由彼此身 體的碰觸和律動,讓小肌肉與大肌肉得以發展,訓練孩童們的專注力。她又說,這一年來 ,更帶領孩童種植高麗菜以及認識甲蟲,讓他們了解自己生長的環境,以及培養更多的專 注力。 「小軍,你要趕快長大,長大以後要像將軍一樣強壯。」小軍的爸爸在養老幼兒照顧中心 的畢業典禮上說。小軍的爸爸榮獲「至善特別獎」的殊榮,當他看到這麼多人在支持和鼓 勵他的孩子時,紅了雙眼。 他鼓起勇氣用泰雅母語表達對幼兒照顧中心老師的感謝,他說,因自己國語不好,家裡很 辛苦,無法給孩子良好的教育環境,但是部落有了幼兒照顧中心後,在老師的細心教導下 ,小軍現在不僅會自己穿衣服,聽到親戚講髒話,還會跟他們說,老師說過不能講髒話喔 。 兩位畢業生小軍和阿威各獲得一只書包、文具組合與字典及一雙球鞋作為畢業禮物。開心 的背著書包,連吃飯的時候都不肯放下,言語間透露出他們對接受教育的渴望。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照顧中心投注在每位孩童身上,包含教育、教材、營養早 午餐以及提供生活用品、與師資陪訓練等費用,因此希望社會大眾的協助,讓部落孩童也 能有一份完整的學齡前教育,得到充分的啟發。
外地人搬來尖石》 江秀慈守護泰崗幼兒受教權 新竹縣婦人江秀慈在至善基金會協助下,聚集尖石鄉泰崗部落人的力量,創辦新竹縣尖石鄉泰崗幼兒照顧中心。 (記者王錦義攝) 〔記者王錦義/尖石報導〕新竹縣婦人江秀慈去年9月從南投舉家搬遷到尖石鄉泰崗部落,這名外地人在至善基金會的協助下,聚集部落人民力量,創辦泰崗幼兒照顧中心,讓部落孩童不用長途跋涉到車程近一小時外的秀巒幼稚園,也讓父母能安心外出工作。 基金會指出,偏遠的泰崗部落不僅交通不便,當地也沒有幼稚園,距離最近的幼稚園車程要一個小時,多數父母無力每天接送,但幼兒沒人照顧,或父母不識字也無力教導,使小朋友們在關鍵學習階段欠缺教育,以致上了國小遭其他部落學童取笑,因此至善決定興建幼兒照顧中心。 幼兒照顧中心開辦之初,江秀慈每天拜訪部落的每戶人民,瞭解他們的需要,她說,在部落裡特別感受到成立幼兒照顧中心的重要性,成立後,泰崗部落的孩童只要走路不到10分鐘就能上學,到幼兒照顧中心分享母愛,部落人也更能專心的工作。 江秀慈說,泰崗幼兒照顧中心從4月開辦到現在,一開始部落人民還在抱持觀望態度,不認為能延續,但後來支持的聲浪漸漸傳開,部落居民才瞭解到幼兒照顧中心能幫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顧和關懷。 目前泰崗幼兒照顧中心礙於空間規劃與經費及人力短缺,只能照顧28名的弱勢孩童,但還有近30名的部落孩子沒被照顧到。江秀慈說,泰崗幼兒照顧中心需要更多愛心人士幫助,讓更多的弱勢孩童獲得教育的照顧。
2008/8/19 | 作者:記者羅智華、實習記者程婷台北報導 | 點閱次數:45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記者羅智華、實習記者程婷台北報導】「經過這趟越南公益之旅,讓我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在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的公益成果發表會上,即將升上內思高工三年級的戴忠傑侃侃而談「心靈收穫」。他有感而發表示,看到越南貧童珍惜所擁有的東西,讓他深刻體會生活在台灣有多麼幸福。 為激發年輕學子的服務熱忱,至善基金會今年選拔五位泰雅族高中生前往越南中部擔任夏令營義工,陪伴當地近兩千名越南貧童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經過二十七天相處,不但讓這五個泰雅族學生和越南兒童建立起如同家人般的深厚感情,更讓他們從這群樂天知命的越南孩子身上,學習到感恩與惜福。 「即使吃得再簡單,這群孩子臉上還是露出滿足的笑容。」戴忠傑說,由於物資缺乏,當地孩子餐桌上通常只有兩、三樣菜,但他們卻吃得很開心,知足神情令他印象深刻。對此,東泰高中的葉仲嘉亦有同感。她說,或許是得來不易,讓越南貧童格外珍惜所擁有的。 也是義工的林祖蕾笑說,透過文化交流,讓她深刻感受「四海一家」的情誼;雖然語言不同,卻透過微笑化解隔閡。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基金會每年協助越南中部順化、廣治、廣平省兩千名孤兒院院童、貧童維持基本生活並接受教育,讓貧窮不再循環。而透過台灣學生赴越交流,有助雙方文化交流及幫助學生學習如何付出,讓良善種子在年輕學子心中成長茁壯。 至善基金會表示,每月六百元就能參加認養越南貧病童計畫,關懷專線(○二)二三五六○一一八。
傻傻的啾啾 要好好照顧自己 不要因為一個人而不吃飯 不要因為怕狗而繞路 雖然現在距離的遙遠 身為好朋友的我 還是很關心你的喔 康復了 我們再來好好的聚聚
【記者廖珪如台北報導】日前,南山人壽陽光通訊處為了完成都市邊緣童第一次踏入兩廳 院觀看表演的美夢,邀請由至善基金會協助的50位原住民孩童到兩廳院觀看親子劇場「魔 力童話箱」,企盼讓孩童渡過一個愉快的暑假。 至善基金會社工員林書玄表示,這群屬於都市邊緣的孩童大都來自低收入戶家庭,父母平 日忙於工作,家中甚至鮮少有電腦以及課外書籍,平日最大娛樂就是在家看電視,孩子的 各項能力發展成隱憂。 第一次到劇場觀看表演,興奮的心情完全寫這些孩童的臉上,就讀小一的學童小凱說,兩 廳院好大好漂亮,這是我第一次到這麼大而且這麼漂亮的房子。孩童的家長江媽媽說,因 為經濟的因素,這也是她第一次來到兩廳院,帶孩子來參加親子劇場,回家後,更可以和 孩子一起分享心得。 「我的夢想是當音樂家。」觀賞完後,小四學童小元對於她的音樂夢更加堅定。她說,魔 力童話箱將古典音樂融合了現代樂,管風琴、鋼琴、單簧管等樂器融入劇中主角小寶的夢 險歷程,讓她瞭解音樂的無所不在與美妙。 至善基金會公關周坤達表示,未來基金會將關注孩子五育均衡發展,持續推動「陪你長大 計畫」,企盼用愛擁抱社會角落弱勢家庭裡的孩子們,提供給他們實際生活上與心靈上的 幫助。至善基金會捐款專線:(02)2356-0118